听力损失不可逆及时止损

年3月2日一条轰动一时的新闻发布

世卫组织发布《世界听力报告》

"目前全球五分之一的人听力受损,听力损失影响全球超过15亿人,其中4.3亿人听力较好的耳朵有中度或以上程度的听力损失。"

世卫组织称,在12岁至35岁人群中,近50%的人使用个人视听设备时音量超标。听力损伤是渐进式的,后果会在一二十年后显现。比如没有听力损伤的人可能在六七十岁出现耳背、听力下降,而年轻时有听力损伤的人四五十岁就可能出现耳背。

据我国噪音相关标准,每天超8小时处于超85分贝及以上的声音环境中,可能致慢性听力损伤。

作为大学生

耳机是我们的必备单品

可是你有想过

耳机会对自己的耳朵

产生多大的影响吗?

你有仔细观察过自己听力的变化吗?

生活中耳朵会受到怎样的伤害

如何保护耳朵

小青梅就带你了解一下

你的耳朵

1脆弱

耳朵到底有多容易受伤害?你是否在意过自己听觉的变化?

无论我们是否接触过,了解如何避免听力受损,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

进水引发外耳道炎,甚至听力下降

我们的外耳道深达2.5~3厘米,而且还不直,外耳道皮肤还有许多纤细的绒毛。

游泳或洗澡、洗头时耳内进水,水不容易出来,

会诱发急性外耳道炎,如果治疗不及时会导致听力下降。

谨慎用药,药物致聋

我们听觉的产生和耳内有一个叫耳蜗的结构密切相关,耳蜗结构中有一种毛细胞,

他们起到将声波转化为电信号的作用。这些毛细胞非常娇弱,

许多药物对它们都会造成伤害,

像氨基糖甙类消炎药(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会损伤毛细胞,

这种药物引起的耳聋被称为药物性耳聋。

鼻咽相通,呼吸道感染引起中耳炎

我们的耳朵和鼻咽部通过一个叫做咽鼓管的结构相通。

这个管子的作用是调整耳朵内外的压力。

上呼吸道感染可以顺着这个管子逆行感染耳朵引起急性中耳炎;

飞机在起飞和降落的时候压力变化过大,咽鼓管不能及时调整

耳内压力,也会引起急性中耳炎。

精神压力导致耳鸣

现在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许多人的生活压力、精神压力明显增加,

医学发现,与之相伴的一种疾病——突发性耳聋也明显增加了。

噪声损害听觉器官

噪声对人类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但对听觉器官的损害最为明显。

噪声引起的耳聋被称为噪声性耳聋,噪声聋治疗起来难度很大,

一旦出现还会有持续下降的过程,有人喜欢带着耳机大声听音乐,

这是现代社会引起噪声性聋最常见的原因。

2隐蔽性

在学校里,为了隐私和欣赏音乐不影响他人,甚至有些同学戴耳机入睡,

短期这样做可能损害听觉较轻,但长时间就会明显影响我们的听觉,

再好的音乐实际上也是一种噪音,长时间的声音刺激会损害我们的听觉细胞。

门诊当中有时可见不明原因的听觉高频损害,甚至有耳鸣,追问病史,

部分就有长期戴耳机听音乐的习惯。尤其在嘈杂的环境下,

如食堂、操场里佩戴耳机,往往需要把耳机声音调得较

大才能欣赏音乐并抑制外界的噪音,这样更加容易损害我们的听觉。

但这种情况往往是同学们最容易忽视的,高分贝环境对耳朵造成的伤害有隐蔽性,

不易察觉,在不知不觉中听力逐渐下降。

3不可逆转

耳部神经受损不能恢复,神经性的听力出现下降是无法根治的。

这是由于听力神经比较脆弱,并且不能再生。所以,一旦听力受损,就不可恢复,

造成听力出现下降的因素主要是噪声过大。

当长时间处于高分贝声音环境时,最直接的伤害便是内耳,

高音或是噪音不断冲击震荡耳蜗中的液体,令毛细胞受到过度刺激而死亡,

而内耳毛细胞功能受到器质性损害,是不可逆转的。

4错误习惯

跑步时戴耳机听音乐

每天晚上跑道上总是有很多老师、同学在跑步,

不难发现很多人跑步时戴着耳机听音乐。

但是!注意啦!

跑步时耳部供血量会减少,戴耳机听声音大的音乐,耳朵的损伤可能会翻倍。

首先,任何器官在缺血的状态,的确更容易受

到外部不良因素的损伤,耳朵也是如此;

其次戴耳机产生的噪音会影响内耳膜细胞的微循环,造成微循环障碍,

跑步的时候微循环速度比较快,这就会加重微循环障碍。

所以小青梅建议跑步的时候最好不要戴耳机。

长时间戴耳机

“两小时连续戴耳机损伤听力不可恢复”这是真的。经常戴耳

机听音乐的人应掌握“60—60”原则,即听音乐时,音量不要超过最大音量的60%,

连续听的时间不要超过60分钟。

此外,有关专家称,高强度、长时间佩戴耳机,将对听力造成伤害。

建议每次戴耳机不超过45分钟,间隔最少10分钟,

每天戴耳机不超过三、四个小时。

5并发症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久治不愈

不仅会直接导致听力损伤

严重时

还会向颅内外发展

引起脑膜炎、脑脓肿面瘫等严重并发症

甚至危及生命

6保护听力

主动选择降噪耳机

耳机便利了生活

选择降噪耳机

既方便生活又减少耳朵损伤

多去寻找大自然的声音

身心健康对听力有好处

保持环境安静

减少噪音对耳朵的伤害

倾听大海

感受自然有多奇妙

听雨声淅沥

在安然中入睡

听欢声笑语

生活美好

耳朵很脆弱

不要再忽视它

从现在起

保护好我们的耳朵

改变不好的用耳习惯

才能更好的感受到

这精彩的世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omostudio.net/zlff/8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