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解中医的朋友,首先要了解一些中药的知识。中医大夫把脉看病,最常用的治疗手段是开中药,就像古时候打仗,这些中药就像医生指挥打仗时的兵将,中医故有“用药如用兵”之说。很多中药又可药食两用,对健康养生大有裨益。解读百味中药健康密码,每日一更新,天,让您看懂中医。第四十三学堂:车前子
?No.43车前子(Asiaticplantainseed)甘,微寒。归肝、肾、肺、小肠经今日推介车前子。本品为车前科植物车前或平车前的干燥成熟种子。夏、秋二季种子成熟时采收果穗,晒干,搓出种子,除去杂质。一、主要功效先听一个故事:相传汉代名将马武,一次带领军队去征服武陵的羌人,由于地形生疏打了败仗,被围困在一个荒无人烟的地方。时值盛夏,又遇天旱无雨,军士和战马都因缺水而得了“尿血症”,当地又没有清热利水的药物,战士们个个焦急万分。一个名叫张勇的马夫偶然发现有三匹患尿血的马不治而愈,感到奇怪,寻根追源,只见地面上一片象牛耳形的野草被马吃光。为证实其效果,他又亲自试服,亦效。于是报告马武。马将军大喜,问此草生何处?张勇用手远指说:“就在大车前面。”马武笑曰:“此天助我也,好个车前草。”当即命令全军吃此草,服后果然治愈了尿血症。车前草的名字就这样流传下来。其功能主治:清热利尿,渗湿通淋,明目,祛痰。用于水肿胀满,热淋涩痛,暑湿泄泻,目赤肿痛,痰热咳嗽。一般用量9~15g,入煎剂宜包煎。
二、经典名方:“八正散”今日推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所载八正散。组成:车前子、瞿麦、扁蓄、滑石、山橘子仁、甘草炙、木通、大黄面裹煨,去面,切,焙,各一斤(各g);上药磨碎成散。每服二钱,水一盏,入灯心,煎至七分,去滓,温服,食后临卧。小儿量力少少与之。现代用法:散剂,每服6~10g,灯心煎汤送服;汤剂,加灯心,水煎服,用量根据病情酌定。主治:湿热淋证。尿频尿急,溺时涩痛,淋漓不畅,尿色浑赤,甚则癃闭不通,小腹急满,口燥咽干,舌苔黄腻,脉滑数。方歌:八正木通与车前,萹蓄大黄滑石研;草梢瞿麦兼栀子,煎加灯草痛淋蠲。三、食疗推荐幼苗可食。4-5月间采幼嫩苗,沸水轻煮后,凉拌、蘸酱、炒食、做馅、做汤或和面蒸食。今天推荐食疗汤:车前竹叶甘草汤。取新鲜车前叶克,淡竹叶12克,甘草10克,冰糖适量。将车前叶、淡竹叶、甘草洗净后,共入锅中,水煎去渣取汁1大碗,加入冰糖,入沙锅中稍炖即成。代茶饮用。每日1剂,连用7~10日为一疗程。淡竹叶性味甘淡,微寒。下能导小肠、膀胱之湿热外出,上可清心经之火而除烦,故有利尿通淋、清心除烦之效。
?知识链接:宋代官修三方书(方剂之书,简称“方书”)有宋一代是历史上文化艺术及科学技术发展氛围都较为浓厚的一个时代,无论是北宋和南宋,政府都非常重视医药事业发展。三本官修方书,光耀千古。第一本《太平圣惠方》:于淳化三年(年)2月成书。全书共门,方首。第二本《圣济总录》:作者为一群圣济殿御医。成书年代:政和年间(-)。北宋末徽宗赵佶诏令征集民间验方连同医家所献医方以及府所藏秘方合在一起整理汇编而成。全书卷,66门,载方万首。第三本:《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作者为南宋医官许洪等。成书年代:宋绍兴21年(年)。全书10卷,14门,载方首,方后详列药物组成、主治、炮制方法等。功效:健脾益胃,补中益气。(文:金银花图:来源于网络)
来源:河南中医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